一、维护前准备工作
在开展任何维护操作前,需完成以下准备步骤,确保人员安全与操作合规:
1.1 安全防护准备
穿戴全套防护装备:包括耐酸碱手套(针对化工、腐蚀性介质)、防滑劳保鞋、护目镜(防止介质飞溅)、防护服(根据介质特性选择防静电或防腐蚀材质);
检查作业区域通风情况:若输送介质为有毒、易燃物质,需开启通风设备,必要时佩戴防毒面具;
确认设备停机状态:关闭泵体主电源,在配电箱悬挂 “正在维护,禁止合闸” 警示牌,同时关闭介质进出口阀门,防止介质泄漏。
1.2 工具与物料准备
1.3 设备状态检查
记录设备运行数据:维护前需查看设备运行日志,确认上次维护时间、近期流量波动、噪音异常等情况,初步判断可能存在的问题;
泄压与排空:打开泵体排污阀,排空内部残留介质(粘稠介质需加热至流动状态后排空,如原油输送泵需预热至 40-60℃),待压力表显示为 0MPa 后关闭排污阀。
二、清洁标准流程
粘稠物料易在泵体内腔、叶轮、密封面及管路接口处附着,长期堆积会导致流量下降、堵泵等故障,需按以下流程定期清洁(建议每周 1 次基础清洁,每月 1 次深度清洁,具体频率根据介质粘度调整)
三、润滑标准流程
润滑不足会导致泵体内部部件(如轴承、齿轮、转子)磨损加剧,甚至出现卡死故障。需根据泵体类型与运行工况,按以下流程进行润滑维护(建议每月 1 次润滑检查,每季度 1 次全面润滑)
四、易损件更换标准流程
粘稠物料输送泵的易损件(如机械密封、O 型圈、轴承、定子)因长期接触高粘度介质,易出现磨损、老化、变形等问题,需定期检查并更换(建议每 6 个月 1 次易损件检查,根据磨损情况确定更换周期)。
五、维护后验收与记录
六、注意事项与应急处理
6.1注意事项:
禁止在设备运行时进行维护操作,禁止用易燃清洁剂清洗高温设备(如刚停机的原油输送泵);
润滑脂 / 油需专款专用,禁止不同型号混合使用(如锂基润滑脂与钙基润滑脂混合会导致润滑失效);
易损件需从原厂或正规供应商采购,确保材质与型号匹配(如食品行业需使用食品级密封圈,避免介质污染)。
6.2应急处理:
若维护过程中出现介质泄漏,立即关闭进出口阀门,启动应急收集装置,清理泄漏介质(根据介质特性选择处理方式,如腐蚀性介质用中和剂处理);
若安装后运行时出现剧烈振动或异响,立即停机,检查同轴度、轴承润滑情况或易损件安装状态,排除故障后再启动;
若密封面泄漏严重,停机后重新拆卸密封组件,检查密封面是否损坏,更换损坏部件后重新安装。
规范化的日常维护是粘稠物料输送泵稳定运行的 “生命线”。运维人员需严格遵循本手册流程,结合设备实际运行工况(如介质粘度、温度、压力)调整维护频率,定期开展技能培训,确保维护操作安全、高效。通过 “清洁 - 润滑 - 易损件更换” 的闭环管理,可有效降低设备故障停机率,延长使用寿命,为生产连续运行提供保障。